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舉辦
2018/11/23 9:00:00
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舉辦
11月18日至22日,由詩刊社、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四川作協、涼山州人民政府、四川出版集團、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8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在四川西昌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四川省副省長楊興平出席并致辭。侯志明、李少君、何志勇、曾令舉、鐘承先、肖春等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和來自海內外的50余位詩人參加。
吉狄馬加代表本屆國際詩歌周組委會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朋友們表示歡迎。他說,涼山是一片充滿了詩意的土地。詩歌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直到今天也是這里的人民和現實中最富有魅力的精神生活的一個部分。詩歌在這里是純粹的,它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每一個人的心離得更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涼山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的舉辦,就是我們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宏偉構想、進一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行動,因為我們相信詩歌永遠是一種能走進彼此心靈的最有效的交流方式,詩歌所能發揮的獨特的作用,是不可能被別的交流形式所替代的。詩歌給我們的,永遠是一種特殊的智慧、一種最初的啟示、一種神秘的隱喻、一種未知的箴言、一種創造的可能。只要詩歌存在,人類的心靈之燈就不會熄滅,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會因為詩歌的存在而充滿著光明和溫暖。
楊興平在致辭中說,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自然資源富集,人文底蘊厚重,經濟發展強勁。這是文學創作的最好時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中國正在向全人類展示自己的夢想和形象,而優秀的詩歌作品將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重要記錄,也將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持續舉辦詩歌周,有利于搭建一個展現魅力與神奇、促進友誼與和諧、推動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四川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詩歌周期間,詩人們圍繞“語言構筑的世界與疆域:詩歌給我們提供的無限可能”的主題展開討論。大家談到,詩人通過語言來構建自己的詩歌世界,這個詩意世界既是封閉的,也是開放的,它在“隱”與“顯”之間衍生出復雜的意蘊。因為詩歌,詩人得以擺脫現實世界的局限性,進入自由的詩意空間,拓展了精神的疆域。詩人在創作中所使用的語言可能有所不同,但他們所面對的時代命題、情感體驗肯定有很多交叉點。詩人之間的交流,詩歌作品的翻譯,有利于打破不同語種詩歌之間的界限,讓不同疆域的文學世界連通起來。通過詩歌周,不同的思想、意識、文化在討論中相互激發,會產生更多的共識以及新的觀念。
其間,詩人們還參加了多場詩歌朗誦會,并到西昌多地進行社會歷史調研及田野調查,積累詩歌創作的素材和靈感。
來源:文藝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23/c403994-30417438.html
更新時間:
全部評論()